马逊校长:《觉教扬帆》(二十)浅谈艺术与人生隆迅法师书法现场照片浅谈艺术与人生马逊人的一生中有差别的阶段,而各阶段也有差别的盼望与需求,这些需求是有层级的。当人类基本衣食无缺时,会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某种水平上,也满足了人类心灵对优美事物的追求。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最终的愿望应该具有高尚的念头和目的。
人皆有知己良能,当心地清净时,自然会发生一种“仁人爱物”的情绪,因此马斯洛博士也说,人类最终的需求是自我实践,这也是人生最高目的。仁人爱物,自我逾越有理想方成其为人,人人都具备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和不停提升自己、逾越自己的企图心,这是人类的本能。
佛法有云:“无业不生娑婆”,人难免都有一点瑕疵,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完人。可是,人对自己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没有人天生自暴自弃,人的自甘堕落常是情况所造成。虽然人生并不完美,但人类总是怀抱着追求完美的盼望。
为了拥有姣好的面庞和身材,有人实验透过塑身美容、美姿美仪来形塑自己,也有人借着攀缘知识的岑岭以充实自己,最难得的是那些不停返观内省,忏悔思过,以获得心灵发展和安置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心安理得的优美人生。人生就像攀爬高山一样,虽然前程未卜时,举步维艰。
但山再高,路再遥远,只要秉着前人所遗留的履历,有目的、有偏向,有毅力、不畏艰难,踏着先贤足迹步步前进,一定可以扺达目的地。人人都憧憬一个完美的人生,如何可以到达这个目的呢?首先,应当让自己快乐起来,现代人的肩负太重,心境展不开,甚至要靠药物来治疗忧郁。昔人常云:“知足常乐”,孔子赞美他的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几多人拥有家财万贯、权势名位、娇妻美妾,却得不到快乐。智慧的人,明白透过教育、文化和艺术来充实自己的心灵,从而获得愉悦和喜乐。五育兼重,全人教育我不是艺术家,中学的美术、音乐科结果都欠好,甚至对美的反映似乎另有一点点缓慢。及至留学德国后才发现,我也是有一些美术天份的,只因我在接受美育历程中,受到一些挫折,所以阻碍了天性上对于这方面的生长。
人的天性没有不爱美的,而爱美、浏览美却也需要学习和造就。我们经常谈到五育平衡,可是在升学主义和功利主义压力下,国人对专业训练的重视远凌驾其他。在这种教育情况下,美育,德育、群育、体育似乎只是陪衬,纵然编入课程中的音乐和美术,往往也只重视硬性的技术指导,忽略了对美的情感训练和陶冶,因此无法提升年轻人的兴趣和浏览力。
美的教育是人文眷注的一环,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可以触动心灵,交流情感,与创作者发生共识。生掷中需要美的滋润,若是您明白如何去营造一个美的情况,时时生活在美的气氛中,那么您即是一位生活艺术家。人文眷注,触动美感人生究竟怎样才称得上是优美的呢?许多人以为考究的屋子,豪华的车子,漂亮的妻子,或是购置一些名画,昂贵的骨董艺术品,这样的人生就优美吗?其实否则!我们要明白去浏览雅致美的意境,而不是用款项堆砌出来没有生命的装饰品。
对美的鉴赏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要造就爱美的情操,浏览美的事物,以发生交流和共识。在眼与耳接触美的那一刹那,心灵会发生化学变化。
时常接触美,在美的熏陶下,徐徐明白浏览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和艺术家互动交流,甚至还实验学习创作,流传美的讯息给亲戚朋侪。心灵浸淫在艺术的气氛中,久而久之受到潜移默化,举手投足,都市显得特别有气质。
浏览美之前,首先要学习打开自己的心窗,让心灵与美接触,发生感动。企业家高树荣先生每年都在故宫四周的“至德园”拍摄荷花,被他捕捉了许多灾得的镜头。
如半残的荷花,飞翔着翅膀的小麻雀,十分有趣。他常冲洗这些照片给朋侪,让大家分享他的喜悦。
从这些照片中,充实看到他对美的敏锐,和充满感恩惜福的心。在这里我想谈三种美,一种是自然美、情况美;一种是人文美,艺术美。另有一种是人格美、内在美。晓云法师说过:“不需要每小我私家都当艺术家,可是人人都应具备三分艺术情操。
”如何才气造就出对美的意会力呢?首先要造就雅致的兴趣。如今周休两天,可以从事有意义的休闲。到郊野走走,爬爬山,享受森林的芬多精,浏览大自然夕阳晚霞,青山翠绿,微风芳草,这些人间极品,都是免费的心灵补给物,长用可以健身。
苏东坡诗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向人。
”您知道谁是广长舌?谁是清净身?广长舌是老师,因为他们会用长长的舌头来教诲学生。清净身是比喻师道高尚,清净庄严。苏东坡把“溪声山色”比喻成老师的教诲,在一夜之间启发他源源不停的灵感,缔造出八万四千句偈语。由于他接受了来自大自然的熏陶和感召,师法自然,所以大自然才会倾囊相授,使他获得生命的启示而不停缔造佳作。
寄情天地,养浩然正气昔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海。”山势雄峻,恰似仁者慈悲的精神,坚贞不拔,俯仰无愧于心。
海深深邃莫测,如智慧潜力无穷。徜徉在大自然中,鸟瞰大地,见芸芸众生营营汲汲,何其卑微眇小,顿生悲悯之心。昔日苏东坡与客泛舟,邀游于赤壁之下,见清风徐来,水波不生。于是叹曰:“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由视察天地情境,带出一种觉悟的人生观。寄情于天地之间,自然造就出一种恢宏的气魄。孟子云:“吾擅养浩然之气。
”由于正气之凝聚,而成就高尚的人格。文天祥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上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天地灵毓可开启新思维,激励新意会。
昔人云:“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胸襟开阔,容人容物,能负担大任,继往开来,所以“有容乃大。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心灵获得舒畅,无入而不自得。次谈艺术情怀,包罗诗词歌赋,及音乐书画的乾坤,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智慧结晶,有千古不朽的价值。从作品中反映艺术家的心灵,并由此对历史时代有所窥探或洞悉。
诗是极迷人的,无论中外古今的诗都有其感动或震撼心灵的层面。陶渊明有“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英国田园诗人W·Worthworth,也写菊,他说:“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这工具方二位诗人,同样写菊,纷歧样的心情,纷歧样的感受,真是趣味极了。诗词配以音乐,则可歌可咏,道尽人生忧悲喜乐。若加上一些些诙谐感,更能带给人外的欣喜。
苏东坡说,有一天他在旅途中夜宿荒郊,忽闻琵琶陪着幽怨的歌声:“吟吟吟,尔亏心,真亏心。辜负我,到如今。
记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吟。西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凄凄、切切、冷冷、清清。
”他赶忙跑出去,只见一个白衣女子怀抱琵琶,消失于矮墙之下。他转身回到屋内,幽怨的琵琶声再度响起。只是当他跑出去后,白衣女子又消失得无踪无影,经由几番折腾,诗人无法成寐。
第二天一早,他叫人挖开矮墙边,只见一只琵琶,人云此物原属当地一名妓,主人早已香消玉殒后,当年歌舞升平情景不再,于是琵琶酿成了精怪,苏东坡把这首诗写在琵琶上,留传了下来,您是否也以为很罗曼蒂克呢?耹听音乐,洗涤心灵江汉声医生曾谈到听音乐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他提出两项证据,一则是凭据1993年密执安州立大学的研究陈诉,实验者在听完十五分钟音乐后,血液中作为免疫指标的介白素(Interleukini)会由12%提高至14%。另外,也有人听完音乐后,人体内之可体松(Cortisone)会下降。所以江医生建议:“以音乐做免疫相关的疾病是很有意义的,如气喘,类风湿枢纽炎等病,若是担忧使用类固醇药物的副作用,就不妨听听音乐。
”列位都知道,音乐简直有震撼心灵之功,西方的圣乐很是好听,而释教的梵呗也悦耳动听,好像能洗涤心灵。最近有人研究出一些音乐,配合阴阳五行,对人体心、肝、脾、胃、肾强化之益。音乐可以寄情,当年我留学德国时,一想家就会唱唱苏武牧羊,于是心情也就会开朗。举行曲(March)一向最能激励军心,抗战时期一曲“黄河颂”,令人血脉贲张,词云:“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沙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担起了土枪洋枪,拿起了大刀长矛,守卫家乡,守卫黄河,守卫华北,守卫全中国。
”至于书画的意境美,最有提升心灵的作用。所谓:“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明末石涛、渐江、石溪、八大四位禅僧的画,透着空灵之美。达文西的“蒙娜利莎”,至今另有人讨论她那神秘微笑后的心田世界。
美国画家安德鲁·魏斯(A·Wyeth) 名画克丽斯汀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画中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一位瘦骨嶙峋的妇人,正朝着远方屋子匍匐爬行。魏斯生前说,他险些天天都市接到来至世界各地的信,问他克丽斯汀娜究竟在做什么?当人们看到优美的作品,一定深受感动,由于艺术家的情感特别富厚,心灵特别敏锐,对事物的体会,一定具有独到的眼光,因此作者的心情故事,会引起鉴赏者的好奇心,于是常有人想一窥他们的心灵世界。追寻生命,升华人格中国人的审雅观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扶正道,助人伦”,所谓“里仁为美”,将“美”与“德”连在同一在线。
中国人“寓教于艺”、“艺通于道”,所以“画里有乾坤”,晓云法师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因为她重视教育,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到处充满着励志的课本,如“渡过危崖知力健”、“要从冰雪验人生”。生命有始有终,赫曼·赫塞H·Hesse “流离者之歌”(Siddhatta),把书中主角悉达多从发展、放浪、体验生命、追寻生命,至彻悟人生分成几个阶段,这位男主角也曾在生掷中迷失,跌倒,但最后还是找到偏向,觉悟真理,船过水无痕。
最后,谈一谈人格美,人类的美德如同珍珠翡翠等名贵宝物,可以庄严人的容颜,赢得世人的赞美和尊重。世上有一些伟大的人,无私奉献,令人感动莫名,例如特里萨修女,史怀恻医生,他们的生命为弱小贫穷的人们发烧发光,美得令人窒息。
这就是“以德严身”,这是一种人格美,由内而外,思想、至行为、言语散发着辉煌。受到他们言行的感召,许多人都以他们作为模范,起而效尤,如此可带来世界爱与宁静,也增添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美育对于人生是重要的,总括而言,人性追求完美,而美的事物总是会带来快乐。人类居住在自然优美的情况中,身心舒畅,延年益寿,而艺文之美,更有励志之功,感感人心,无形中是升华人格及品德的气力。
二000年四月二十日讲于“扶轮社会员代表大会”华梵大学美景(越南 明藏法师摄)。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官方首页网站-www.gdhrjx88.com
Copyright © 2004-2022 www.gdhrjx88.com. 开云体育官方首页网站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15221279号-1